跳到主要內容區
:::

校園珍貴老樹養護計畫

校園珍貴老樹養護計畫
  • 緣起:
全球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影響下,光復校區榕園中位於東南側之第二高大老榕樹,因2015年8月8日蘇迪勒颱風侵襲,導致枝幹一分為三,樹體受損嚴重,受到社會廣大的注意及關切。本校蘇校長極為重視,立即召開緊急會議,經總務處多方徵詢校內外專家意見後,成立老榕扦插護樹基金專案,並在校友不遺餘力,大力捐助養護經費支持及校方多年努力下,榕園最具代表的三棵老榕樹,最嚴重的已原地重生,並持續恢復生機。在專家建議加設圍欄,以減少人為踐踏情形,目前榕樹群更顯欣欣向榮。
藉由颱風重創榕園老榕樹事件,可觀察到隨著天候的變化莫測,不只榕園的老榕樹們會受到天災影響,其他坐落各個校區的老樹或樹木亦可能會發生前述悲劇,因此,更加提醒我們校園裡的每棵樹木需要細心關注及養護,才能生生不息,永遠生機蓬勃,也才能夠庇護校園內的莘莘學子。
  • 目的:
校園的花草樹木出現在各角落,提供四季不同變化的時景,伴隨著學生青澀時期的成長,或許某個場景已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隨著日久歲深,當再次重回故地時,記憶中的場景也許消失了,卻惟有樹木依舊存在,靜靜等待著再次相會。樹木是活化石,也是一本記錄時空變化的書本,但還是會像人類衰退老化,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等現象。若要樹木活得健康,首要條件是提供優良的棲地,及持續不斷地細心照養管理。鑒於校區遼闊而老樹眾多,需挹注的管理照料經費亦所費不貲,為紓解校務基金壓力,並讓校友對母校的關愛,能夠像樹木一樣滋長茂盛在校園每一個角落,爰提出本募款企劃書。
  • 理念:
1.針對校園樹勢差的樹木定期進行棲地改善作業,讓樹木生長的土壤環境,加強排水與透氣能力,以活化根系及冠層葉片光合作用能力,藉此讓樹木能增強抵抗力及提高養分攝取,以對抗外界病蟲害侵害及天候影響。
2.每年定期開設環境樹木教育講座,提倡樹木保護正確觀念,讓校園每一份子都能更深入認識樹木的功能與價值,及目前校園樹木面臨到的處境,未來更能友善對待校園每一處的花草樹木。
  • 預期效益:
以兩部分別進行:
第一部分:榕園老榕樹的養護
基於前車之鑑,本校榕園老榕樹群是大家成長過程中的珍貴記憶,在歷史定位上也具有特殊價值及意義,是學校最寶貴的老榕樹,故永續管理為首要目標,日後將定期徵詢校內外專家意見,依據老榕樹現況決定是否每半年1次進行棲地改善、冠層整枝修剪及病蟲害防治等作業,讓老榕樹們得以永續生長,提供校園遮蔭休憩的好去處。
另外,榕園中有發現棲地環境差或樹勢不佳者,校方已徵詢校內外專家意見,針對樹木擬訂個別養護作業,重新為樹木提供良好棲地條件,改善病蟲危害情形及提升樹體抵抗力。對於樹冠下方有人為過度踐踏土壤之情形,校方預計每半年為一期,每次一棵樹,輪流在其周圍架設圍籬與執行改善土壤結構工法,以改善土壤夯實情形,讓土壤有足夠恢復時間,亦讓樹木根系發展有休養生息機會。
校園珍貴老榕樹架設圍欄
第二部分:擴及校園其他老樹的養護
1.校園所有樹木全面調查與建立基本資料:
針對樹種基本資料、健康程度及棲地環境、修剪養護時間等…詳細紀錄,將其資料以電子化作業匯入至系統資料庫中。基礎資料的建立,對於日後的經營管理,能有效提出具體依據,進行管理決策。
樹木基本調查紀錄表
 
2.建立線上可視化地理資訊圖資瀏覽系統:
為有效管理校園一草一木,對於位置的瞭解是管理上重要的一環,校園樹木電子地圖管理能有效結合資料庫中每筆樹木資料,並能將每筆資料坐標位置呈現至地圖中,管理者在經營上能於電子地圖中瀏覽資料及分析數據,以提供更多資訊,加速管理作業速度。
成大樹-校園樹木地圖瀏覽圖台
 
3.樹木製作QRcode身分證掛牌:
每棵樹木皆賦予ID編號,除內部資料紀錄外,現場樹木亦須掛上樹牌。樹牌設計上,呈現樹種名稱及QRcode圖碼,現場民眾若想進一步了解樹木資訊,則可利用智慧型手機上的App,掃描樹牌上的圖碼,連線至上述校園樹木電子地圖平台,瀏覽樹木基本資料。此外,亦能使用電子地圖系統,回報現場有狀況樹木給校方即時處理。目前校園調查結果,樹木數量約紀錄1萬多棵,未來將持續擴充掛牌數量及定期維護樹牌品質。
校園樹木身分證QRcode 掛牌
 
4.樹木健康檢查及風險評估作業:
除定期進行樹木初步健康檢查外,本計畫將導入科學研究精神,除了目視觀察判定外,亦使用高科技儀器測量,對樹體進行試驗及紀錄。鑑往知來下,所蒐集到的資料也將成為大數據的一部分,經日後統計分析結果,有依據的提供管理決策使用。例如:高風險樹木位置分析,能得知建築物與樹木之間的危害程度或行道樹與人行道或馬路之間的風險,上述概念可透過分析得出結果,制定出樹木優先處理順序,讓管理資源分配上能有效掌控。
5.校園樹木植樹規劃:
植樹活動是激發民眾愛林、造林的感情,促進環境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為目標,為維持校園樹木數量的消長變化,樹木移除與新增為必要作業,故往後可定期邀約校方與國內外合作機構單位共同執行植樹活動,除了可綠化校園環境,提升學習環境品質外,亦可展現雙方在合作情誼上,如樹木精神能根深柢固於校園中,象徵久久長存。
6.辦理校園樹木環境講座(推廣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被認為是一種解決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的解決方法,維護環境是地球公民的責任,所以校方除可提供室內課程講授外,亦可舉行室外操作課程,讓校園師生、職員及有興趣民眾一起親身力行體驗樹木保護相關知識,傳承小目標至友善愛護校園環境,大目標則為地球做環保的精神。
  • 經費使用情形:
原有募款經費總計3,999,500元,經6年間執行樹木養護支用3,441,509元,結餘金額為557,591元,已快用罄,亟需大筆經費挹注,以持續管理照料校園樹木。希望校友能夠贊同護樹理念慷慨解囊,大力贊助,紓解校務基金壓力,永續經營校園樹木。
  • 預計募款金額:每年20萬元,策略為每人2000~3000元小額捐款。
  • 募款期程:以5年為1個期程,預計從109年3月至114年3月進行募款行動。
  • 執行單位及聯絡方式:總務處事務組組長(06)275-7575分機50541
 
瀏覽數: